RTK点放样保存后带高程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8 17:13:37
RTK点放样保存后带高程吗
测量,用全站仪设站点有高程,后视点没有高程,这样不影响高程测量吧?

如果全站仪架设在已知高程点上,而后视没有高程则无法准确测出高程值,即无法进行高程测量.如果全站仪在未知点设站,后视有已知高程的点,将仪器高、棱镜高全部输零,然后测站坐标高程设置为仪器高、棱镜高为零时仪

测量中用RTK采集的数据中,高程准吗,

用RTK采集所得的数据高程是厘米级的.如果是公路等外水准的话,作控制是够的.如果是别的用途,这个精度是不够的.还是要用水准仪来解决.

请问RTK测量点的坐标和高程 一般需要在多少公里内选择已知坐标的已知点

按通讯条件讲,电台只能到10公里,最多15公里.用GPRS等无线通讯,可以到无限远.按精度讲,到40公里还能达到厘米级,60也还勉强.过了60精度就没保障了,可靠性差.国家规范上是按10公里要求的.

关于RTK高程的问题(中海达V8)

在小于三个已知点的时候只能用固定改差,大于等于三个已知点的时候可以用平面拟合,大于等于六个已知点的时候可以用曲面拟合,精度你说的是对的,范围就看已知点的个数,采用的已知点个数能用精度高的就用精度高的.

南方GPS--rtk测得高程是什么啊?

根据你的参数,应该是当地坐标系的高程,如果用的是WCG84的话,就是84高

RTK在测量中的高程误差大吗,可以提代全站仪吗

高程误差非常大,大到不可能用.因为高程系统根本不是一码事.但是高差测得还是比较准的.代替全站仪没问题.就是有房子的地方没信号.

RTK测量的高程误差能控制吗?

GPS几个缺点之一就是高程精度无法保证这个是GPS测量原理决定了的无论怎么平差其高程精度总是低于平面精度的这个就是为什么他取代不了水准仪(他取代不了全站仪是因为另外一个缺点,必须对卫星有可视,不能有遮

GPS-RTK中,高程测量误差达到60cm,问有哪些原因可以造成?

首先就你提的这个问题,你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考虑:1、相关参数设置正确吗?2、如果你是常规的RTK测量,基准站设置正确吗?3、移动站要做点校正,你点校正这个过程有问题吗?4、移动站能够收到差分信号吗?能

rtk测量控制点利用rtk电台模式测控制点(三个点重设当地坐标完成后点校正完成),平面和高程一般点位差会差多少?1:50

利用rtk电台模式测控制点——是不是指用RTK检测已知控制点?(三个点重设当地坐标完成后点校正完成)——是不是指利用三个已知点做了点校正(工地校正)也就是说LZ先利用三个已知点做好工地校正,然后去检测

投影到平均高程面后的高程如何计算

一般投影是指平面坐标的计算,不管是投到哪个面,和高程都没啥关系.高程该咋算就咋算.

RTK放样,已知两个控制点,一个有高程,一个没有高程,放样高程精度要求在20CM内,

直接求四参,有一个高程不加入解算就是了,你的范围多少大,还有就是什么地形,一般这样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再问:四参数家高程拟合吗?结算出来高程残差100多米呢!再答:你还没有明白残差是什么意思,这个你也可以

没有已知坐标rtk高程准吗

按通讯条件讲,电台只能到10公里,最多15公里.用GPRS等无线通讯,可以到根据你RTK的测量范围不同选择的已知点范围也不同,通常选择的基准点和校正点

请问母乳挤出后在常温下保存要密封吗?大概可以保存多长时间?

当然要密封的,5℃室温内可保存24小时;19—22℃室温内可保存10小时;25℃室温内可保存6小时;

麻烦帮帮哈忙啦,用RTK测完才发现对点时高程多输了2米,该怎么改哪?

这个就要看你是怎样的多输两米.如果是控制点,直接把错误的数值删掉,重新输入,然后进行点校正,测得的数据会自动恢复正确值.如果是有当地参数,第二天用单点定位也是把坐标改正过来,重新进行定位就可以了.或者

RTK重设当地坐标后,文件其余点发生变化吗?

看你用的什么仪器了,一般键入的坐标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测量的坐标可能会根据你的参数而联动改变,具体情况可到这里查看http://ccchongfu.blog.163.com/

测量高程,用GPS-RTK和水准仪 ,哪个测量又准 又快 又便捷?

快跟方便的话用RTK,不过高程精度不高(RTK不适合在高楼密布的城市使用,有时候会没信号)准的话用高精度的水准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就是用高精度水准仪从高程控制点一路引测的)

带HIS蛋白用镍柱纯化后的保存问题

蛋白保存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我的理解来讲:蛋白的保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蛋白本身的结构稳定性,其次和保存条件优化有关;尽量避免蛋白的反复冻融,这会对蛋白的结构和活性造成破坏;像你说到的第二天就要用,根本

大家感觉RTK的高程可以满足土方测量吗?

理论上是可以的但要看实际的情况主要影响的因素是测算土方周围的地形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