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子玄掌知国史,首尾二十余年,多所撰述,甚为当时所称.礼部尚书郑惟忠尝问子玄曰:「自古已来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07/26 15:04:11
……子玄掌知国史,首尾二十余年,多所撰述,甚为当时所称.礼部尚书郑惟忠尝问子玄曰:「自古已来
《旧唐书 刘子玄传》
……子玄掌知国史,首尾二十余年,多所撰述,甚为当时所称.礼部尚书郑惟忠尝问子玄曰:「自古已来
ZT 《史通》概说 张素卿
《史通》概说
张素卿
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
《史通.叙录》:
昔汉诸儒,集论经传,定之於白虎阁,因名曰《白虎通》;予既在史馆而成此书,便以《史通》为目.且汉求司马迁后,封为「史通子」,是知史之称「通」,其来日久.博采众议,爰定兹名.
引言——作者与撰述原委
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字子玄),潜心史籍,二十岁中进士后,长期供职史馆,却与监修大臣意见不合,建议屡遭罢黜,於是私撰《史通》以抒己见.
魏晋南北朝继汉之后,私家修史的风气盛行,史著多,类型亦众,依唐初修撰的《隋书.经籍志》史部之著录,计有八百一十七部,一万三千二百六十四卷,分为十三类.这些史书编纂体裁不同,史料真伪、叙事技巧等,良莠不齐,亟待总结、评述.而且,唐代,正式确立设馆修史的制度,虽然在搜罗史料、荟萃众人之长等方面,不无长处,史书体例、修史方法仍需研讨斟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加上意见与监修国史的权臣不合,刘知几乃发为著述,写出了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通论性的史论专书(属於史书批评).
一、性质——史书批评
1. 通论:一部批评史书的通论
钱穆:
《史通》这部书,在中国学术著作中,有一个很特殊的地位.……可说是中国唯一的一部史学通论,成为一部特出的书.……《史通》只是评论史书,不是评论历史.
刘知几只注意到史书,没有注意到历史本身.
2. 专论「史法」、「史笔」
钱穆:
《史通》则尽在那裏论史书、史法,《史记》怎麼写的,《汉书》怎麼写的,写得好和坏;尽在写史的方法上著眼.……他只论的「史法」,没接触到「史学」.
刘知几一辈子在史馆供职,然而没有机会来写一部历史,因此就不易见他的史才与史学.从某一个角度看,我们上面讲过《隋书.经籍志》中许多历史书,刘知几几乎都看到…….
二、史体区分—六家、二体
《史通》┌六家:尚书家、春秋家、左传家、国语家、史记家、汉书家
└二体:《左传》(编年体)、《汉书》(纪传体)
刘知几:
古往今来,质文递变,诸史之作,不恒厥体.榷而为论,其流有六:一曰《尚书》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传》家,四曰《国语》家,五曰《史记》家,六曰《汉书》家.……
考兹六家,商榷千载,盖史之流品,亦窃之於此矣.而朴散淳销,时移世异,《尚书》等四家,其体久废,所可祖述者,唯《左氏》及《汉书》二家而已.
浦起龙:
《史通》开章提出四个字立柱棒,曰「六家」,曰「二体」.此四字刘氏创发之,千古史局不能越.自来评家认此四字者绝少.此四字管全书. (《史通通释举要》)
钱穆:
〔《史通》〕书分内、外两篇.内篇中第一篇叫<六家>,他把中国古代史书分成《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史记》《汉书》六家.这分法大体不差.……他的第二篇称<二体>,在这六种不同史书之上,特别举出两种的大不同.一种的伐表就是《左传》这是编年体;一种的代表是《史记》,就是列传体〔案:即纪传体,下同〕.
刘知几在他的<二体篇>中,又说我们后来人应该取法的,只有《左传》同《汉书》两家.……为何刘知几却主张我们要写列传体史书,只要学《汉书》呢?此因《汉书》是一部断代为史的,以后中国人写正史,都是一个时代一个时分著的,所以我们应该学《汉书》.……
尹达:
所谓「二体」,即编年体、纪传体.劗知几在《隋书.经籍志》史部区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二体」的短长.……刘知几认为二体「互有得失」、「各有其美」,「欲废其一,固亦难矣」,应「并行於世」,不可偏执而「唯守一家」.但由於编年体的形式、结构比较简单,而纪传体的体制更适合於反映封建制度和统治集团的要求,同时在唐初又为官府垄断,处於史部独尊的地位,所以《史通》就主要剖析了纪传体的体制.
许凌云:
六家、二体说,是刘知几有关史流史体的看法.知几在其历史编纂学的体系中,辨别史书体裁,考镜史籍源流,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相当重要的治学方法.它实质上是刘知几的史籍目录学和史部分类法.
三、史家三长:才、学、识
《旧唐书.刘子玄传》:
……子玄掌知国史,首尾二十余年,多所撰述,甚为当时所称.礼部尚书郑惟忠尝问子玄曰:「自古已来,文士多而史才少,何也?」对曰:「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夫有学而无才,亦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籯,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於货殖者矣.如有才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楩柟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矣.犹须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此则为虎傅翼,善无可加,所向无敌者矣.脱苟非其才,不可叨居史任.自敻古已来,能应斯目者,罕见其人.」时人以为知言.
章学诚:
才、学、识三者,得一不易,而兼三尤难,千古多文人而少良史,职是故也.昔者刘子玄盖以是说谓足尽其理矣.……(《文史通义.史德》)
赵俊:
所谓才,是指史家应有的才具,即在考核史料、叙述史事编纂技巧方的能力.所谓学,是指史家志有的学问,即要掌握广博的史学知识及其它有关知识,掌握充分的史料.所谓识,是指史学应有的见识,即辨明是非,有正确的见识、观点,还包括疾恶扬善、秉笔直书的品德和胆识. (《史通理论体系研究》,页一四0~一四一)
四、价值
钱穆:
有了东汉以下到隋这一大段的史学,才有刘知几出来写他的《史通》.……正因从班孟坚《汉书》以下,都不能和司马迁《史记》相比.《三国志》《后汉书》一路下来,经学、史学大义慢慢迷失,所以当时人已只懂看重班孟坚的《汉书》,而不能看重到太史公的《史记》.……所以我们读了刘知几《史通》,就可回过头来看东汉直到唐代初年的这一段史学.在外观上看,是史学很盛,但是看到他的内裏精神方面去,史学实已衰了,远不能同从周公、孔子到司马迁那一段相比.
尹达:
刘知几则是全面考察我国古代的历史编纂的第一人,《史通》则是系统总结我国古代的史学书体例的第一部专著.
张振佩:
〔《史通》〕是世界上第一对史学体例进行系统讨论的著作.日本增井经夫先生己於一九六六年译为日文,由平凡社出版.洪煨莲(业)先生亦曾发愤把它译为英文,让西方人知道中国史学造诣之深和发展之早.